北京朝阳区某大众4S店门口,周末早晨刚开门就排起了长队。 “12万多的途观L,还要啥自行车? ”一位穿着工装裤的中年男士边填表边对销售说,“我同事上个月18万提的车,现在肠子都悔青了! ”旁边戴棒球帽的小伙子插话:“原本准备买哈弗H6的,听说途观L降到12万多,立马改主意了。 ”销售经理苦笑着整理订单:“降价后订单涨了3倍,现在提车得排队两周。”
这场面源于大众7月放出的大招——途观L 2024款 300TSI两驱龙腾版官方指导价18.68万,如今终端裸车价直接砍到12.68万。 5.8万的降幅像颗炸弹,把合资中型SUV的价格体系炸开了缺口。 销售数据印证了这场震动:6月销量冲到19684辆,在中型SUV市场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,订单量环比暴涨300%。
花12万多能买到什么? 2791mm的轴距撑起中型SUV骨架,1米8的壮汉坐进后排,膝盖离前座还能塞下三拳。 放倒座椅时,后备箱瞬间变成1780L的“移动储藏室”,四个28寸行李箱轻松吞下。 周末带娃露营,帐篷、折叠车、零食箱往里一扔,空间绰绰有余。
配置单上更透着“求生欲”:全景天窗、电动尾门、主副驾电动座椅全系标配。 方向盘后藏着7个安全气囊,中控台竖着15英寸悬浮屏,CarPlay和语音交互系统也没缺席。 顶配车型直接搬出哈曼卡顿音响和L2级辅助驾驶,把“丐版”的帽子甩得老远。
动力选择像份定制菜单。 精打细算的选160马力1.5T+7DCT组合,WLTC油耗6.6L能喝92号粗粮,市区通勤每公里油费不到7毛。 追求推背感的直奔220马力2.0T高功版,7.5秒破百的爆发力配合德系底盘调校,过弯时悬挂稳稳咬住路面。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黄金组合,碾过减速带时滤震干净利落。
维修车间师傅老张算过账:“首保免费,小保养换机油机滤800块,比日系贵点但配件满街都是。 ”他正给辆途观L做检测,“这车三年残值率还有65%,比新势力强多了。 ”
但真金白银的诚意背后藏着妥协。 哈尔滨车主李女士的新车刚开两个月,中控台在暴晒后飘出塑料味:“孩子坐后座总说头晕,买了三箱炭包才压住。 ”苏州的网约车司机王师傅更郁闷:“1.5T版本爬坡时变速箱咔咔响,4S店说双离合通病。 ”胎噪则是普遍槽点,原厂韩泰轮胎在高速上吵得像开拖拉机。
智能化成了传统大厂的软肋。 95后程序员小陈试驾时冲着15英寸大屏去的,结果语音识别把“打开天窗”听成“打开前窗”,车机操作卡顿得像十年前的安卓机。 顶配版宣传的L2级辅助驾驶,实际车道保持像喝醉的蛇,高速上画着S弯。
横向对比更显出微妙处境。 13万预算能拿下顶配哈弗H6,L2辅助驾驶和座椅通风全配齐;加点钱上比亚迪宋PLUS DM-i,油耗直接砍半。 但手握大众标的客户认的是品牌溢价,青岛海鲜批发商老赵说得直白:“谈生意接客户,方向盘上的VW标比配置表管用。 ”
经销商库存区停着几辆插混版途观L,销售小刘直言不好卖:“纯电续航才55公里,卖26万谁要? 隔壁比亚迪110公里续航才卖18万。 ”这些“油改电”车型透着传统车企的挣扎,车机系统还停留在燃油车时代。
二手车市场却因此迎来春天。 杭州二手车商老吴刚收了三台两年车龄的途观L:“以前收车价14万,现在新车才12万,直接按10万抛。 ”他翻着手机里的客户咨询记录,“但刚需家庭捡漏的多,图的就是比新车省3万。 ”
金融方案成了促销利器。零首付开走、五年免息分期、八千置换补贴三连击,直击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痛点。 深圳宝妈林女士用旧朗逸抵了四万首付:“月供两千二,比租车牌还便宜。 ”
不同配置的待遇天差地别。 龙腾版的中网塑料感被吐槽像“套了层黑丝袜”,龙耀版的镀铬饰条却让颜值提升两档。 顶配智尊版车主最得意,翻毛皮座椅和6屏联动数字座舱撑足面子,尽管车机芯片还是三年前的高通8155。
山东某县城公务员老周的选择代表沉默多数:“充电桩都没铺到我们镇,新势力坏了去哪修? ”他刚提的300TSI龙腾版停在单位大院,阳光下黑色车漆泛着青光,“十二万买台加油的大众,踏实。 ”
智慧优配-在线实盘配资炒股平台开户-股票配资在线-配资炒股入门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